美股:八年长牛与顶点

chenhuanch
2017-10-15

大家想过没有,美股八年长牛的起点在哪里?——2000年之前互联网泡沫!

由2000年、2007年各有一次美股股灾,就此得出美股7年之痒是没有依据的。历史上美股最长的牛市有25年之久,看看纳指K线图即一目了然。

一、全球金融危机的股市

1、可怜的A股

2015年6月15日,上证指数5178点,不到两月大盘竟然跌去72%。

目前A股指数依然在3400点一线徘徊。近一段,大家用“结构性牛市”来总结目前的A股市场。意思是大盘波澜不惊,少部分金融股、行业龙头股屡创新高,新股、次新股被爆炒,大部分个股,尤其是创业板及其股票,在主板指数相对平稳的情况下跌幅巨大。

2014年7月2015年6月,改革牛被各路势力利用,不足一年股市飙涨2.5倍至5100点。监管部分又面临7年前6124点的窘境,如何为股市降温;此次监管部门看上了场外配资,一纸文件刺破泡沫,踩踏事故引致股灾,随后救市主力监守自盗,熔断机制又致千股跌停。

这场股灾的损失有两种统计。一是,媒体披露,政府掏了2万亿入市买股票,市值损失22万亿元,平均每位股民损失24万元;二是人民银行披露股民人均损失6万元。这种统计都是不全面的,最惨的是那些高杠杆的投资者,平仓即血本无归。

当然,这场股灾受损失的,还有被监管者认定的,为场外配资提供虚拟券商系统的,分类排名AAA属于行业前列的四五家券商,被证监会处罚的合计一二十亿元罚金。

很明显,这是一场用穷人血汗钱买单的股灾!

这不是最惨的。此次股灾是十年熊市的继续。2007年10月上证指数6124点,一年功夫跌去83%,那才是全球首例吧!打压股市时各部门联合出手,跌得这么惨烈却能鸦雀无声!还有2001年各部门支持的国有股减持,让原本不振的指数一路跌到998点。

好在此次股灾,本届政府还敢真金白银救市。算是一种进步!

2、牛X与熊X的美股

美国是这场全球危机的策源地。2007年10月31日,纳斯达克指数用了大致5个季度的时间,从2861点下跌至2009年3月10日1265点的低点,跌幅约40%。此后不出一年,即2010年2月,纳指便收复失地。七八年后的今天,纳指6590点,涨幅已是金融危机低点的5倍,危机前的2.4倍。

也就是说,离这场危机不足一年,美股不仅疗伤结束,还是已达七年长牛的起点。

查看纳斯达克近四十年的走势,最惨的是2000年3月互联网泡沫破灭引发的股灾,也是美股一路上涨25年的一次最大的下跌。一年半的时间,纳指出现的低点已跌去70%。

期间的2009年纳指再度出现低点,此后却一路上行,次轮上涨被市场称为美股八年长牛,包括2015年3月纳指收复2000年3月股灾前的高点。

二、这场危机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我看过次贷从业者写的一本反思著作,美国人归结为金融从业者的贪婪和监管适当。这些当然不会错。

危机过去十年,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倒是想看看,人们从中得到了什么?

(一)圆了穷人买房子的梦想

次贷危机即便是千万般的魔鬼,却让买不起房子的人买了房子。

有意思的事,媒体又在误导大家。的确依靠次贷买房子的人,次贷危机房价下跌后,名义上背负巨大负资产。其实,没有这么严重。因为美国有个人破产制度,夫妻二人,丈夫名下靠次贷买房,房价下跌后丈夫可申请个人破产,房屋被拍卖,欠债一笔勾销,最多损失了已偿还的按揭款本息而已;丈夫破产信用全无,妻子的信用却可在房价大跌之后贷款再买房。

因此,次贷危机并没有让得到贷款的人,也就是穷人损失多少。也许这就是次贷危机没有引发政治后果或事件的原因吧。

次贷危机损失最大的是银行,以及那些买了次贷CDO或类似产品的机构和有钱人。这些受损失的机构就包括我国的工农中建几大行和主权投资基金。

受益者?可能是那些拿了佣金的从业者、高管,还包括住了大房子的穷人。

这不是一种普惠金融的实践吗?用美国纳税人,甚至全球纳税人的钱,帮美国穷人圆了至少几年的买房梦!

我国什么时候也能出现让银行和有钱人损失的危机,笔者也想看看!

(二)带给世界两场战争

从K线图上看,2007年10月次贷危机引发的美股灾,是2000年3月股灾的延续。

里根减税简税制,结束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滞涨,给美国经济和美股带来二十年的繁荣。

2000年以后,互联网、次贷泡沫时隔七年先后破灭,是美国经济二十年繁荣后的两次调整的爆发点;这个爆发点恰与小布什2001年、2009年对外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时间点一致;2009年3月美股见底,又与伊拉克战争结束重叠。

难道这些仅仅是巧合?是危机需要战争,还是战争带来危机,笔者弄不明白!

三、美股长牛股神话与减税

互联网泡沫之前的25年是美股的长牛神话。

1975年前后至2000年是长达25年的美股牛市,期间虽有起伏,下跌行情没有超过一年,幅度没有超过30%的。相对A股来说那就是神话。

期间发生了什么?很简单五个字,减税简税制!

罗斯福新政及凯恩斯主义,挟二战后的需求爆发,促使美国经济实力骤然增长。上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危机等因素诱发财政刺激、货币主义失灵,美国经济陷入20年连续增长后的滞涨时期。

1981年,里根上任,不再依靠凯恩斯主义,推出以减税简税制为核心的经济复苏法案。个人所得税从最低11%最高70%14档的累进税率,简化降低为15%、20%、28%三挡;企业所得税从最低15%最高46%的5档累进税率,简化为15%、18%、25%、34%四挡;资本利得税由20%降为17%;此外还扩大了税基,增加抵扣等措施。

税改3年后即1983年,美国经济开始温和复苏走出萧条,至1988年5月55个月持续增长,成为战后持续增长时间最长的一次。

小布什及奥巴马政府延续减税措施,直至特朗普上台再次推出不亚于里根的减税法案。

四、美股八年长牛的起点——2000年之前的互联网泡沫

1996年互联网技术被市场认可,1998年开始以纳斯达克为代表的互联网投资狂潮失控,互联网泡沫破灭。

亚马逊、EBAY以及Sohu、网易都是在2000前在互联网泡沫最盛时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不仅如此,脸书、苹果、特斯拉、百度、阿里巴巴等都因互联网重生而壮大的巨无霸企业。

大家都在谈论,美股三大指数连创新高,也许没有注意到,标普500指数的涨幅不及纳指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说,互联网相关的新经济股票,既有颜值又有业绩支撑的,才是美股长牛的基石。

因此,互联网泡沫只是暂时毁灭了价值,却一直在为美国经济转型积蓄能量,说八年美股长牛源于互联网泡沫并不过分。

五、美股八年长牛的顶点

市场参与者都会问,八年长牛的美股顶点在哪?笔者不敢预测,仅提供几个观察视角:

(一)缩表不是紧缩,不会打击股市

2007年10月,不良的房地产贷款及其结构化产品积累的风险爆发,市场疯狂抛售房地产市场相关债券、金融产品而无人接盘,此类踩踏事故导致市场流动性枯竭。

次贷危机初期,美联储购入国债由财政部买入银行的优先股,银行无入市意愿,把所得资金存入美联储,形成内循环,无法缓解市场急需的流动性。

于是,美联储四轮QE直接入市购买3.5万亿的两房债券、银行的贷款抵押债券、国债、联邦机构债,并未入市购买股票,逐步形成现在看到的庞大的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见附表。

与大众的普遍认识不同,美联储的扩大资产负债表的动作,更多地是改变了持有人的结构,并非媒体所言,美联储向市场注水或超发了4万亿美元的货币。

美联储入市的主要资金来源并非来自发行货币,也没有降准。发行美元约7000亿,约占M2的7%,见附表的负债端的第一项;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创设的隔夜逆回购、定期逆回购等温和的、可逆的负债工具,吸收金融机构资金7000亿元,还吸收银行超储资金2.3万亿元,合计约4万亿元。

美联储直接入市的另一个使命,就是引导和维持低利率环境,迎接经济和市场复苏。这就是QE。

美联储加息与缩表是一个事物的两方面。加息是上述过程的逆过程,还原危机爆发前的持有人结构,间接地收紧流动性,逐步抬升利率;况且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瘦身是个逐步的过程,美国宏观经济数据决定缩表的进程;最终大致保持约2万亿的规模,约是危机前的3倍。

因此,美联储逐步退出QE,加息、缩表改变的是货币持有结构,并未紧缩货币,不会直接影响股市;反而在不断印证美国经济逐步向上的事实,这是股市最大的利好;对股市的负面影响是,投资者面对多一些债券类的投资机会。

(二)美股并未疯狂,理性拥抱新经济

1、总体估值

我曾经想追踪美股的平均估值,如平均市盈率、平均股息率等,一直没有做到;媒体数据更是千差万别。

纳斯达克是一个几乎无门槛的市场,纳指2689只股票,市盈率区间巨大,-70万倍,+3.2万倍;如果去掉正负值千倍以上的52只股票,简单平均静态市盈率仅为10倍。

有报道称,涨了八年多的美股,公司盈利增长与股指上涨一直基本同步,代表上市公司主流的标普500指数8年间涨了200%以上,目前的平均市盈率25倍左右,股息率超过2%(根据中证数据),较历史平均市盈率16.4倍涨幅52%,但股息率依然远高于其他投资品种的收益率。

标普500成分指数包含美国钢铁、美国电报电话等传统行业的股票较多,标普500涨幅仅为纳指的一半。

2、代表新经济及知名股票的估值不高

一些净利润十亿美元以上知名的美股公司,估值都可接受,大部分分红率都超过3%。如脸书38倍、增幅90%,星巴克27倍、增幅10%,苹果17倍、2017三季度增幅-2%、2016年报增幅-14%,英伟达51倍、增幅142%,时代华纳18倍、增幅14%,德州仪器22倍、增幅40%,洛克希德马汀18倍、2016年报增幅47%、2017中报增幅-11%,富国银行12倍、增幅2%,花旗银行12倍、增幅6%以及百度47倍、2017年中报增幅40%、2017年第二季度增幅80%,阿里巴巴62倍、2016年报增幅-38%、2017一季报增幅94%等。

这些公司代表美国的新经济,既有颜值又有增长支撑的股票,是美股的定海神针。

3、拒绝新经济的传统企业几乎未涨

曾经如雷贯耳的IBM、美国电报电话、梅西百货、美国银行、惠普、美国钢铁、美国铝业、中石油、中国移动等股价都低于危机爆发时点的价格。

4、成功转型的传统企业同样受市场青睐

比如埃克斯美孚石油因为页岩油,沃尔玛因为电商化,都创新高。

富国银行应该是银行大周期股的代表,因为经营稳健、谨慎涨了7倍,股价创出危机以来的新高,同类的美国银行股价较危机前还有近50%的差距。

(三)看空美股的各种理由,不大经得起推敲

市场一直有看空美股的声音,国内的招商证券已经看空五年。这类声音也是有益的,无外乎如下几种:

1、美股7年周期论最经不起推敲。前文已经描述上次美股长牛超过20年。

2、道指平均市盈率高于历史平均市盈率。此种说法有一定道理,我们还需要注意事物的另外一面。美股有很多成长极好的公司,市场给于较高的市盈率当然是合理的。也就是说,较高的市盈率有合理的一面;如果此类数据再有净利润增幅,多一个对比的维度,说服力就会更强。

3、市场波幅减弱、恐慌指数等与历史对比判断牛熊。这类警告笔者还看不大懂,其中的关联有多强值得怀疑。

(四)看好特朗普减税再带来美股十年长牛

减税,不仅立竿见影增加企业利润,更主要的是,提高政府的运营效率。里根减税带来美国经济、美股二十年黄金期,笔者期待特朗普依然可以做到,为八年长牛再续上十年,也许更长。

六、策略建议

笔者喜欢重仓,喜欢跨市场、跨行业配置,这不仅是配置逻辑,也是笔者的风控手段之一。除开追求股息的配置外,个股没有50%以上涨幅空间的股票不要碰。这就要求对个股和大盘有深入的研究。

笔者认为,在同一个市场建立一个组合意义不大,甚至认为是机构应付投资者的说辞。

买美股也有两个思路。

一是买高息股。比如洛马,2016年至今的股息率约6%,就是生产F-16、F-22战机的那个洛马,是美国战争机器制造商代表;有时此类公司也会出现高增长,比如2016年;洛马近十年,套人最大的幅度约40%,套人大致5年,还是在2008年股灾之时的最高价买入时的跌幅。5年间年化股息率超2%,5年也有10%的收益去抵偿被套的幅度。对美股不大熟悉的时候,这类股票是较好的标的。

二是买成长股。美股的成长股不一定是小盘股,有太多的市值上千亿美元的公司因为基本面的变化,增幅也会超50%。比如百度、洛马等,百度经过三四年的滞涨,因为“All in AI”改变了其基本面,2017年中报增幅超40%,其中第三季度增幅超80%。

美股加杠杆要特别谨慎,做空更加要谨慎。笔者一般会在一个市场的盈利超过30%,才会在另一个市场加不超过50%的杠杆。

与A股相比,美股的波动小很多。纳指超过30%的跌幅,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40年间,也就五六次,跌幅最深的是2000年的股灾,大盘跌去70%,直到2015年7月才收复失地。而A股短短十五年即有两次这样的暴跌。

如果资金量较大,可以在不看好大盘的时候,阶段性地做一两手看空的股指期货,保护头寸。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精彩评论

  • 明亮蓝影
    2017-10-16
    明亮蓝影
    认真看了,深受学习
  • evanluo6
    2017-10-25
    evanluo6
    看好美股长牛,权重股还是那些引领未来趋势的科技型企业。
  • 南山望月
    2017-10-17
    南山望月
    中国政府救市才是真的错 去保护一个泡沫不破你说可能吗 用的还是纳税人的钱
  • 青石舵主
    2017-10-16
    青石舵主
    𣎴同国家,不同体制,利益不同,立场不同,没有可比性!
  • 一饮就醉
    2017-10-17
    一饮就醉
    受益匪浅😄
发表看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