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研究 | 一周研选1121-1126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2022-11-26

  目  录  

01、宏观:汇率升值是反弹不是反转

02、宏观:收支矛盾有所缓解

03、策略:国之重器,价值重估

04、策略:调整是机会

05、海外策略:从内外需“蹊跷板效应”,看行情持续性

06、固收:多重利好共振,风险偏好回暖

07、固收:理财子的“放大、稳定”二象性特征和本轮行情的后续角色推演

08、新股:注册制新股破发再现,打新收益环比下行

09、钢铁:望变电气(603191):民营取向硅钢龙头,竞争优势明显

10、钢铁:大中矿业(001203):铁矿龙头,切入锂矿领域

11、纺织服装:恒辉安防(300952):全球安防手套龙头,新材料蓄势待发

12、医药:石药集团(01093):经营韧性再获验证

13、传媒:快手-W(01024):流量再创新高,降本增效成果显现

14、交运:中通快递-SW(02057):全年业绩高增确定,龙头崛起仍将可期

15、建材:欧晶科技(001269):石英坩埚龙头,竞争优势凸显

16、社会服务:国新文化(600636):乘政策东风,智慧教育职教双轮驱动

17、非银:增额终身寿将落幕,做“有价值”的产品是破局之道

18、产业:钠离子电池系列报告(一):钠离子电池蓄势待发

19、电新:钠电加速,负极换新

20、交运:量价再现低谷,市场化稳步推进

21、军工:航展见证国产民用机腾飞,日本将研制高超音速导弹

22、轻工:弱现实,强预期

23、家电:整体需求平淡,龙头份额稳固

24、建材:地产政策组合拳,推荐B端建材龙头

25、汽车:聚焦中端市场,寻找边际增量

【宏观】汇率升值是反弹不是反转

本周聚焦:汇率升值是反弹不是反转

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防疫和地产政策放松带来中国经济预期提升,以及中美关系边际改善,三重因素共振,带来人民币汇率短期升值。美国通胀超预期下行,叠加衰退预期发酵,带动美债收益率下行,美元指数下冲;防疫和地产政策放松带来中国经济预期的提升,从而支撑人民币汇率短期升值;G20中美元首会晤,中美关系的边际缓和也对人民币升值带来助推。

但未来海外衰退带动出口下行,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仍在。出口下行是202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贬值的主导因素,当前海外衰退接力到来,预计后续出口持续承压,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持续;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短期持续,均对人民币构成贬值压力;从政策领域来说,当前央行、外管局并无主动干预汇率的动机;中美关系短期边际改善,但是大国博弈的长期倾向仍将持续。

汇率贬值压力相对可控。一方面国内基本面在政策预期引导下会更加明朗,失速风险有限,另一方面,从货币政策角度我们即将逐步走出美联储收紧的压力区,也为汇率贬值提供了底线。2023年中左右,伴随中美经济周期的全面反转,人民币可能进入相对升值的通道。

国内经济:地产销售边际回升,基建投资维持韧性

上游:原油价格持续下降、焦煤和铁矿石价格持续上升;

中游:螺纹钢价格持续上升,动力煤和水泥价格保持平稳;

下游: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略有回升,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面积出现大幅下降;

通胀:猪肉价格出现回升,蔬菜价格、南华工业品价格均下降;

金融:利率总体持续上升,国债利率有所上升,人民币整体呈升值;

三大需求:商品房成交面积、全国二手房挂牌出售数量和价格基本均出现回升,基建投资有所回升,外需景气度边际出现改善;

产业链: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农产品现货价格整体以上涨为主,期货价格有所下降;石油化工产品价格多数下滑,黑色产品价格多数上升,有色产品价格多数稳定或略有回落,煤炭库存大幅增加。电子景气度出现下行趋势,汽车生产有所上升。

下周关注:中国公布1年期、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美国公布11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初值;欧元区、英国、日本公布11月制造业PMI;德国公布第三季度GDP总量。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汇率升值是反弹不是反转,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宏】收支矛盾有所缓解

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继续提升。得益于国内消费税增速大幅上行,10月税收收入成为贡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行的主要力量,而前期持续高增的非税收入有所回落。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回升,前10个月支出进度持平于过去两年。基建类支出增速回升,疫情再起也提升民生类支出中的卫生健康类支出增速。 

政府性基金收入好转,土地出让收入同比跌幅明显收窄;土地成交价款和成交面积同比均大幅回升,土地对基金收入的拖累有所缓解。

专项债发行再放量带动政府性基金支出回升。10月5000亿专项债盘活限额共发行4283亿,带动政府性基金支出回升。

10月两本账收入端都出现恢复性增长,前期由于疫情冲击和退税规模扩大所导致的财政收支矛盾得到了缓解。展望2023年,在财政空间被大大压缩的情况下,预算外和预算内尚存“开源节流”的手段:

预算外靠广义财政工具。9月起央行重启PSL,11月以来央行更是通过PSL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3200亿元,一系列再贷款政策也在接连落地。

预算内靠盘活存量国有资产。10月25日财政部发布《关于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指导意见》,收入端处置低效国有资产有利于增加非税收入;支出端则有助于压缩一般公共服务中的非必要支出。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收支矛盾有所缓解,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策略】国之重器,价值重估

国企改革的历史脉络和当前进展:从顶层设计到推广试点,2022年为三年行动(全面落实)决胜收官之年。2014年至今国企改革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2014-2016年:顶层设计阶段。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构建“1+N”政策体系。2)2016-2018年:局部试点阶段。2016年2月,《国企“十项改革试点”落实计划》发布,启动重要领域(自然垄断)混改试点工作。3)2018-2020年:广泛试点阶段。2018年8月,《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工作方案》发布,试点推广至百余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余家地方国有骨干企业。4)2020-2022年:全面落实阶段。2020年6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发布,标志国企改革进入全面落实阶段。当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展较为顺利,前两年70%目标任务顺利完成,2022上半年地方国企改革主体任务完成进度超过90%。

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聚焦八个方面,企业层面有三种主要方式具体执行:资产重组、引入战投、股权激励。1)重组是通过业务、资产、债务等要素的重新组合,从而优化业务、减轻包袱、提高国企竞争力。2)引入战投能够促进投资人与被投企业的资源和业务整合,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3)股权激励是应用最广泛的国企改革方式,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股价也有明显提升作用。根据上市公司公告,2020年以来上市国企披露相关案例数量显著提升,其中进行重组、引入战投的国企多分布于传统行业,设置股权激励的国企多分布于新兴行业。

估值视角:国企改革推动企业价值增长,当前估值处于低位,配置性价比凸显。1)DCF模型视角分析国企改革增值。分子端:国企通过资产重组、引入战投、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有助于改善自身自由现金流状况;分母端:通过引进战投、债务置换、资产重组等方式,助力降低国企债务资本成本与权益资本成本,最终实现国企内部长期增值。2)国企估值位居低位。截至11月初,中证央企PE分位为12.77%;中证地企PE分位为4.10%,整体估值位于历史底部水平。

策略视角看国企改革:从估值驱动到盈利驱动,国企有望成为稳增长主力军之一。1)2020年前,国企改革指数与Wind全A盈利增速区分不明显,超额收益主要来自政策出台带来的风险偏好抬升。2)2020年至今,以双百指数为代表的国企改革标的逐步开启业绩兑现,盈利增速显著领先Wind全A,驱动指数在国企改革热度较低的2021年持续上涨。3)展望未来,基于利润分配和杠杆率的格局,国企更加有意愿和能力进行信用扩张,有望成为稳增长的企业端主力军之一。

国企改革重回舞台:传统行业困境反转,新兴经济乘风破浪。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构筑将是国企改革的关键方向。考虑到高股息、低估值以及稳增长的方向,重点关注军工、通信、高端装备、建筑建材、能源资源等领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国之重器,价值重估,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策】调整是机会

春寒陡峭但晨曦微露,股票逢跌加仓。2022年至今,A股市场定价了诸多系统性风险预期,地缘波动、海外紧缩、内需疲软(地产去杠杆、新冠冲击以及防控加码)等等,市场也经历了比较充分的杀估值、杀盈利。在过去的一个月,我们对股票的看法相对前期更加积极,一些重要的判断也得到了较好的印证。我们在乌云的金边1016日),提出悲观预期已经比较充分,围绕内需找机会,打好游击战和运动战,并重点提示了科创50的投资机会;我们在制造中逆流而上的力量中提出重视医药和TMT1113日,我们正式提出预期的转折”。“差”的经济预期已经广为人知,但是对于地产、互联网、防控等领域紧缩的政策态度出现了积极的调整。这样的变化对于股票此前的悲观预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从较为一致的看空变成乐观的人正在增加,因此下行的风险可控,要应对上行风险概率的上升。政策底和市场底已经看到了,现实约束在于基本面底还没有见到,甚至由于短期防控的压力基本面挑战是增加的,股票行情难以复现诸如20206月与20225月从底部爬坑后拉升式的行情,更可能的路径是在震荡和反复中向上推进。但是,对于股票策略而言,预期转折后震荡调整反而是布局的机会,股票逢跌加仓。

短痛后,从债券到股票资产轮动有望开始。近一周债券市场大幅调整,10年期长端国债利率上升至2.85附近,固定收益类产品居民赎回潮出现。债券市场波动与赎回潮会带来两个阶段的影响,第一阶段为应对产品净值调整以及潜在的赎回压力,流动性较好的资产(也包括股票资产)会存在阶段性抛售的压力。基于当前理财产品和固收+基金的规模、股票持仓比例以及市场赎回情况,我们预计基准情况下股票资产的潜在抛售规模预计在220亿,整体冲击可控。从固收+基金行业配置比例看,超配了食品饮料、煤炭、地产、银行等权重板块;但对于电子、非银、医药、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等板块整体处于低配。第二阶段,从债券到股票的资产轮动有望启动,债券调整来源于政策预期变化后投资者在定价远期信用扩张的可能。对于居民部门而言,固定收益类产品净值大幅下降最直接的影响在于无风险利率下降;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资产组合(增加权益)来应对政策新增的敞口;因此,在短期流动性压力带来的抛售之后,债券资产有望向股票资产腾挪。类似的案例曾出现在2020年6月,监管层金融政策转向令债券市场暴跌,理财破净。彼时A股市场调整后,在6月底出现了明显的资产轮动和资金向权益腾挪的情景。

跨年布局,重视传统世界的修复以及新兴成长的趋势。股票投资者还处于小心翼翼的阶段,政策频出与防控优化恰恰说明了目标天平向经济倾斜,经济的绝对低点已经没有那么重要,需要考虑的反而是2023年远期预期上修的可能。2014年A股市场同样面临基本面持续向下的压力,但是股票市场不再下探,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2013年极度紧缩的金融政策在2014年出现了明显的放松,无风险利率下降,经济预期改善。对于当下,由于2022年地产和防控等关键政策紧缩与海外变局打击了投资者的经济预期和风险偏好,但是面向2023年我们可以看到多个约束条件在变得更加积极,在股票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阶段反而提供了远期预期上修的交易空间。同样地,恰恰2018年以来金融去杠杆和供给侧改革令金融风险和实体经济的风险出现了较大程度的降低,为下一步再杠杠化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资本开支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我们认为下一阶段的投资在内需中寻找机会,一方面是政策修正带来的传统世界的修复,如上证50;而另一方面的再杠杠化部门从地产驱动到制造驱动的趋势变化带来的新兴成长的机会,如科创50。

内需“找机会”:价值底部反弹,逢低布局成长。一是聚焦经济复苏预期下估值修复的周期性机会,核心在周期(央国企地产、建材等竣工链)与消费(食品饮料、酒店、航空)。二是抢抓转型升级与安全主线下的内需扩张的时代趋势,推荐医药、制造业替代升级(军工、计算机、通信、机械设备)与新材料(钢铁、有色、化工)。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调整是机会,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海外策略】从内外需“蹊跷板效应”,看行情持续性

港股强势反弹后,市场焦点从何时反转切换至持续性和空间问题。恒生指数上周累计上涨7.2%,恒生科技指数涨7.0%。站在当前时点,市场的焦点已经从港股是否见底,外资会不会回来,还有多少下行空间,切换至后续还有多少上涨空间,行情是否具备持续性。

我们认为市场行情的持续性有赖于国内政策端发力的持续性。目前市场仍在交易政策转好的预期,而金融数据、实体经济数据并未出现明显好转迹象,因此,未来需要更多政策进行托底和进行支持。

关于政策端发力,我们可以更多从出口这一宏观因子中找到答案。根据历史经验,出口增速承压时,国内政策端往往会推出一系列扩内需措施,以支撑经济增长。经济托底政策通常采取信贷扩张,而载体通常是基建投资、部分消费、房地产等,多维度来弥补外需的下滑。

历史上,随着出口承压,随后往往有扩内需政策,利好传导至港股市场后,通常会出现明显的上涨行情。我们归纳出以下几轮具有代表性的周期:1)2008年11月-2009年7月,4万亿刺激政策带动汽车、电子和地产等;2)2014年5月-2015年6月,货币政策宽松叠加地产去库存,利好商业服务、金融;3)2016年2月-2016年9月,地产与消费双扩稳定内需,带动软件与服务、汽车、房地产、银行等;4)2020年5月-2021年1月,“双循环”战略与扩内需结合提振消费,利好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耐用消费品等。

当前,国内经济疲弱,出口有压力,内外需“蹊跷板”效应或凸显。1)国内10月制造业PMI再度跌破荣枯线以下,叠加CPI与PPI出现“双降”,反映出现阶段内需疲弱、经济复苏动能欠缺等特征。2)美欧经济周期滞后于金融周期约一年多,未来经济需求将大概率继续回落,这将导致我们的外需压力进一步上升。3)后续需跟踪出口相关领先指标及行业高频数据,如其他出口国的高频数据、国内港口吞吐量、航线运价等指标继续走弱,政策端的托底力度或将超出市场预期。

若后续经济指标好转,将带动指数盈利预期和行业景气预期上修。1)目前市场仍在交易政策转好的预期,在市场乐观情绪有所缓解后,需要从预期需要回到现实,进而交易现实的金融、经济数据。2)而这需要后续扩内需政策力度加大,并带动社融等金融指标回暖,随后逐步传导至工业增加值、PMI等经济指标的显著好转,从而带动指数盈利预期出现持续上修。3)根据我们对港股市场的分析框架,只有盈利预期上修带来的上涨行情更具持续性,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港股当前多数行业年内跌幅相比A股更大,若后续政策面出现更多边际好转,港股或“深蹲起跳”,可能具备更大的修复弹性与空间。

风险因素:1)国内扩内需政策力度不及预期;2)海外通胀超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从内外需“蹊跷板效应”,看行情持续性,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固收】多重利好共振,风险偏好回暖

我们在11月12日发布了《中国可转债市场调查问卷》,针对未来转债投资者关注的可转债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查,本调查问卷结果仅代表部分客户观点。

整体来看,投资者普遍认为近期稳经济政策的效果值得期待,同时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也有利于全球风险资产情绪回暖,因此对未来一个月A股市场行情的态度较为乐观。投资者最看好大盘价值风格,行业上最看好消费和房地产相关行业。42%的投资者后续一个月计划加仓转债。在转债选择上,大部分投资者主要考虑转债估值和正股所在赛道。

您认为未来一个月影响A股市场的主要因素是?投资者普遍认为近期稳经济政策的效果值得期待,同时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也有利于全球风险资产情绪回暖。

您对未来一个月A股的表现预期是?投资者普遍对未来一个月A股市场行情的态度较为乐观。

您认为未来一个月A股市场哪种风格占优?投资者最看好大盘价值风格。

未来一个月您更看好哪些赛道?投资者最看好消费和房地产相关行业。

未来一个月您更看好哪类资产?投资者最为看好的资产为股票和转债。

您认为公募、理财未来一个月申赎端的情况?与上月相比,本月认为权益型产品申购增加而债券型产品申购减少的投资者占比明显增加,不看好权益型产品的占比大幅下降。

转债仓位上您(或所在机构)过去一个月的边际变化?过去一个月加仓转债的投资者占比最多,为43%,其次为持平,占比为27%。

转债仓位上您(或所在机构)计划未来一个月的边际变化?未来一个月会在保持仓位不变的基础上进行赛道切换的投资者占比明显增加,偏向加仓的投资者占比最大。

您对未来一个月转债估值中枢的看法?认为正股涨幅大于转债将导致估值压缩的投资者占比明显上升,另有22%的投资者认为未来一个月正股和转债将同涨同跌,估值将维持不变。

您认为未来一个月转债择券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什么?选择转债估值的投资者占比较上月明显增加,选择正股赛道的投资者占比为27%。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多重利好共振,风险偏好回暖,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固收】理财子的“放大、稳定”二象性特征和本轮行情的后续角色推演

本周债市出现收益率强上行,其背后市场情绪波动及自我实现的是主因。近年来随着理财新规过渡期结束,理财净值化完成,理财子与基金交易行为的同频共振导致了一种新的踩踏,即低风险偏好的个人投资者在理财净值下行时扎堆赎回,理财被迫减仓或赎回债基,进一步推高债市收益率,即理财子由债市的稳定器变成了放大器

但事实上,理财子的交易行为仍然具有一定的银行系机构的配置特征,主要表现为:理财子与基金行为强正相关产生而共振的资产为中长期债券;理财子在大跌时赎回债基更多的是受到负债端刚性压制的影响,而非主动赎回;银行理财子越深层业务逻辑中仍然有银行系长期考量的因素起作用。这使得本次债市大跌后,随着债市利率的提升,银行长期配置需求的恢复,理财子可能再次发挥出“稳定器”的作用。

本次大跌行情前后,理财子在二级市场上的顺趋势卖出倾向并非是最强的,此次强踩踏更多表现为个人投资者和银行自营的对基金的赎回。而这次负反馈踩踏后的后续进程中理财子所起的稳定器作用主要依赖两条关键路径:一方面,基于理财子自身业务特征、破净理财子的到期规模看和债券资产相对于货币资产的价值回升,后续其参与踩踏可能出现自然缓解,这种自然缓解时间大概率在一到两周,而理财子二级市场买入量回正是重要指向标。另一方面,资金面后期见顶是压制这种踩踏的重要外生辅助因素,密切关注后续资金见顶迹象。

风险提示:极端行情可能打破历史规律,经济恢复加速改变债市主逻辑。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理财子的“放大、稳定”二象性特征和本轮行情的后续角色推演,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新股】注册制新股破发再现,打新收益环比下行

11月第3周市场各主要指数表现分化,新股指数单周下跌0.06%,近端次新股指单周上涨0.59%11月第3周,A股市场于1115日低开高走后缩量调整,涨幅持续收窄。储能、锂电板块表现不振,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电等权重股明显回调,拖累创业板指单周跌幅达0.65%次新板块表现分化,上市半年内的近端次新股表现较好。新股指数较上证指数偏离度回升至39.31%,近端次新股指偏离度回升至-12.76%

新股板块交易活跃度下降,11月第4周解禁总市值90.73亿元。11月第3周新股指数成交量较上周下降0.28亿股,近端次新股指数成交量较上周下降1.10亿股,交易活跃度下降。11月第4周6只次新股共解禁20777万股,以最新收盘价计算解禁总市值为90.73亿元,解禁数量占总股本比重平均为17.13%,占流通股本比重平均为87.53%。11月第4周除海力风电外其余次新股解禁规模均小于15亿元,整体解禁规模约90亿元,较11月第3周明显下滑。

注册制新股破发再现,打新收益环比下行。11月第3周核准制板块1只个股开板,开板平均涨幅为43.47%;注册制板块6只新股上市,其中2只破发,整体首日平均涨幅为25.79%。11月第3周,注册制新股破发再现,首日平均涨幅下滑至30%以下。2022年11月第3周7只网下发行新股开板或上市贡献A/B/C类投资者打新收益16.65/14.95/8.88万元,对应5亿规模账户增厚收益率0.35‰/0.0.31‰/0.19‰。11月第3周,注册制新股三成破发,打新收益环比下滑。

次新股二级市场跟踪:核准制次新股小幅回调。从全市场来看,11月第3周上证综指涨幅0.32%,医药生物、传媒和计算机靠前。从次新市场来看,公司家数5家及以上的行业中,通信以7.32%的当周涨幅领先于其他行业。整体上,次新市场11月第3周核准制41只股票中有17只上涨,整体平均涨幅为-0.59%;注册制板块145只股票中78只上涨,注册制板块整体平均涨幅为0.92%,核准制次新股小幅回调。

风险提示:警惕新股上市破发率提升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注册制新股破发再现,打新收益环比下行,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钢铁】望变电气(603191):民营取向硅钢龙头,竞争优势明显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EPS分别为0.91/1.21/1.58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4.025.27亿元。参考同类公司,给予公司202236.15PE进行估值,对应目标价32.9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民营取向硅钢龙头,募投项目带来高增长。公司现有取向硅钢产能10万吨,2021年公司取向硅钢产量位居国内民营企业第一。公司募投8万吨高牌号取向硅钢项目已经开始建设,预期2023-2025年将分别带来2万吨、3万吨、3万吨的增量,公司取向硅钢产量将稳步提升且结构优化。此外,募投项目还将带来1500台箱式变电站、25000套成套电气设备的增量。我们预期公司业绩将跟随募投项目的投产而逐渐释放。

取向硅钢行业竞争格局良好,钢铁企业拥有定价优势。工艺角度看,取向硅钢生产需要全流程精准的成分控制、精准的温度控制以控制结晶方向等。2020年我国取向硅钢行业CR5为78.16%、CR10为89.22%,行业集中度持续维持高位。2019年我国10万吨以上规模的取向硅钢企业仅4家,而下游变压器企业达3000家以上,钢铁企业拥有定价优势且能够持续。

电网投资拉动需求,高牌号取向硅钢需求增长更快。取向硅钢为目前用量最大的合金软磁材料,下游以变压器等电力需求为主。在“十四五”电网投资高增、变压器能效升级的背景下,我们预期取向硅钢下游需求将持续增加,且高牌号取向硅钢需求增速将超过行业。

风险提示:募投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电网投资大幅下滑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望变电气(603191):民营取向硅钢龙头,竞争优势明显,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钢铁大中矿业(001203):铁矿龙头,切入锂矿领域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为国内铁矿石行业龙头企业,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EPS分别为0.791.091.32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为11.8716.5119.96亿元。参考同类公司,给予公司2022PE 25倍进行估值,对应公司目标价19.75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铁矿石龙头企业,资源优势明显。公司是我国铁矿石行业龙头企业,公司铁矿石资源主要位于内蒙古和安徽地区,铁矿石资源保有量4.53亿吨,位居国内前列。公司铁矿石品位较高、开采条件较好,公司铁精粉生产成本在300元/吨左右,低于国内其他铁矿石生产企业,公司资源优势明显。

产能扩张稳步进行,锂矿贡献远期增量。公司目前原矿开采规模在900万吨左右,根据公司规划,公司原矿产能将逐渐上升至1500万吨。公司目前铁精粉、球团产能分别为400万吨、270万吨,公司安徽地区铁矿和球团项目正在进行技改和新建,预期2023年公司铁精粉、球团产能将分别达到500万吨、400万吨。公司公告将在湖南省开发锂矿,远期碳酸锂产能4万吨。我们预期铁矿、锂矿的增量将推动公司业绩的持续上升。

政策或将鼓励国内矿山增产。目前中钢协已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四部委上报“基石计划”,明确了铁资源的废钢、国内铁矿、海外铁矿三大来源在 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三个时间节点的供给目标,保障国内铁矿石供给和话语权已成为行业共识。我们预计国内政策将鼓励国内矿山的增储和开采。

风险提示:新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钢铁行业限产超预期加严。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大中矿业(001203):铁矿龙头,切入锂矿领域,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纺织服装】恒辉安防(300952):全球安防手套龙头,新材料蓄势待发

投资建议:目标价25.3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是安防手套全球领导厂商,预计2022-2024EPS分别为0.96/1.16/1.64元。综合PEDCF估值结果,目标价25.3元,给予增持

与众不同的观点:市场认为目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在建产能较多,未来投产后该产品利润率将会下降;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外安防意识增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需求将继续提升,利润率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国内安防手套领军企业,内外销双轮驱动。随着国内外安防意识不断提升,以功能性安防手套为代表的个体防护领域快速发展。2021年全球功能性安防手套进口额为84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额为35.28亿美元,公司占中国出口额的3.6%,位居行业前列。功能性安防手套壁垒在于“手芯+涂胶”两大环节,公司掌握数十种高性能涂层配方和浸渍工艺,产品品质行业领先;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工厂智能升级,实现降本增效。公司持续推进产能建设,2022年产能为1800万打,在建恒越产业园(一期)规划7200万打,未来三年有望陆续达产,产能扩张将助力公司开拓国内及海外新兴市场。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投产在即,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应用广泛,市场供不应求。2018年公司成立恒尚新材料,实现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其中一期600吨产能已于2021年投产,二期2400吨预计于2022年底投产。随着新产能逐步释放,公司利润有望显著增厚。未来恒越产业园(二期)将进一步规划扩充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品产能,新材料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持续巩固公司在个体安防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风险因素: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全球通胀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恒辉安防(300952):全球安防手套龙头,新材料蓄势待发,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医药】石药集团(01093):经营韧性再获验证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公告22Q1-Q3收入234.96亿元,同比增长13.8%;调整后净利润46.2亿元,同比增长14.5%;符合预期。维持22-24EPS预测为0.510.570.64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3年目标PE 18X,上调目标价至11.8+1.4)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经营韧性再获验证,疫情影响暂有限。多数产品商业放量符合预期,预计整体将维持平稳较快增长。成药业务收入186.13亿元,同比增加10.8%,其中产品销售184.27亿元,授权费收入1.86亿元。神经系统用药收入60.1亿元,同比增长9.2%,预计主要因恩必普成功实现以量补价,后续TNK铭复乐有望与恩必普发挥协同效应。肿瘤用药收入59.1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主要受到克艾力降价及多美素销售团队调整的短期影响。原料药及食品添加剂业务全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原料药实现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20.1%,主要受益于VC及抗生素销量提升;功能食品及其它业务受14.6亿元,同比增长47.6%,主要受益于咖啡因产品的销量及售价上升驱动。

研发推进顺利。报告期内研发费用达29.2亿元,同比增加16.4%,约占成药业务收入的15.7%。米托蒽醌脂质体、PI3K 抑制剂已获批,RANKL、EGFR抑制剂、去甲文拉法辛缓释片、伊立替康脂质体已递交NDA。铭复乐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III期达到终点,11月已提交sNDA。mRNA新冠疫苗SYS6006续贯加强试验取得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数据,已建成5亿剂/年产能,二期完成后可达到15亿剂/年;核心原材料、辅料实现内化生产。潜在重磅品种包括多西他赛白蛋白纳米粒、西罗莫司白蛋白纳米粒、顺铂聚合物胶束、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速溶)、超长效GLP-1 Fc融合蛋白等。

催化剂:重要产品获批上市销售,核心产品销售放量超预期,在研创新药临床数据超预期。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政策风险,新冠疫情影响程度超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石药集团(01093):经营韧性再获验证,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传媒】快手-W(01024):流量再创新高,降本增效成果显现

降本增效成果显现,亏损持续缩窄,维持“增持”评级。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下,公司践行降本增效,单季度经调整净亏损降至6.72亿元,经调整EBITDA持续为正值达10.23亿元,且DAU较快增长。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对营业收入的影响以及内部降本增效对利润的促进作用,我们调低2022-2024年营业收入预测至926/1,137/1,381亿元,前值为984/1,230/1,477亿元,同时调高2022-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72/-14/40亿元,前值为-188/-56/34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用户流量延续强势增长,国内业务经营利润保持盈利。2022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13%,经调整亏损由2021Q3的46亿元下降至2022Q3的6.72亿元,同时国内业务经营利润为3.75亿元,继二季度后延续盈利态势。流量方面,2022Q3快手MAU同比增长9.3%至6.26亿人,DAU同比增长13.4%至3.63亿人,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长8.6%至129.3分钟。

业绩符合预期,各项业务保持稳健。2022Q3单季度线上营销业务同比增长6.2%至116亿元,虽广告市场景气度下滑,但公司通过多渠道引入广告主,月活广告主数量同比增长超过65%。直播业务同比增长15.8%至89亿元,平均月付费用户同比增长29.3%至5,960万人,“直播+”生态涵盖“快聘”、“理想家”、“快相亲”等产品形式。电商GMV同比增长26.6%至2,225亿元,单季度新开店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近80%,“快品牌”数量环比高双位数增长。

海外市场盈利能力逐步建立。海外业务方面,2022Q3通过控制投入及ROI驱动的增长策略,用户流量保持增长,日均使用时长维持60分钟。同时,通过开源节流,并且加强生态建设、提升内容质量,海外业务运营效率提升,有望探索出合适变现模式。

风险提示:电商商品质量风险,直播监管趋严,行业竞争加剧。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快手-W(01024):流量再创新高,降本增效成果显现,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交运】中通快递-SW(02057):全年业绩高增确定,龙头崛起仍将可期

业绩有望稳健增长,龙头估值修复可期,维持增持。中通份额稳步提升,疫情不改全网盈利修复。未来行业将继续良性竞争与自然集中,公司有望建立长期竞争壁垒,龙头估值溢价修复可期。考虑Q3盈利超预期,上调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3亿元人民币(原62),维持2023-24年预测79/95亿元人民币,增速34%/26%/21%。维持目标价329.93港元,相当于202426PE。维持增持评级。

Q3业绩同比大增超六成,表现再超预期。中通Q3实现调整后净利润1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63%,再超预期。(1)量:继续快于行业。Q3快递量同比增长11.7%,超行业6.5pct。(2)价格:价格策略稳定。Q3快递单票收入同比上升11%。(3)成本:精细管控对冲成本压力,Q3快递单票成本同比仅上升0.8%。其中,单票运输成本同比降2.2%,线路优化、装载提升等精细管控有效对冲油价压力;推测疫情致货量未达最佳经济产能,Q3单票分拣成本同比升6%,意味着未来若货量实现匹配,单票成本仍有下降空间。

全年业绩高增确定,龙头继续份额提升。2022年行业回归良性竞争,中通坚持利润、份额、服务质量的三方平衡,实现总部盈利能力修复与网点稳定性修复,且龙头继续份额提升。预计中通全年份额同比提升将超1pct,Q3份额达22%。Q4旺季快递量峰值平滑,规模不经济减弱,公司针对大件结构性提价,预计Q4盈利表现或好于市场预期,全年业绩高增确定。

公司将继续打造长期竞争壁垒,龙头崛起可期。2022年行业监管明确,行业回归良性竞争。快递行业规模经济显著,长期仍将走向自然集中。中通长期坚持“同建共享”,阶段性休养后加盟商盈利能力与长期信心得以修复,未来将继续份额提升以打造长期竞争壁垒。公司目前PE与A股快递头部企业估值接近,若公司份额持续提升且业绩持续增长,有望催化龙头估值溢价修复。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消费疲弱;监管过度干预;资本行为。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通快递-SW(02057):全年业绩高增确定,龙头崛起仍将可期,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建材欧晶科技(001269):石英坩埚龙头,竞争优势凸显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受益于2023年高纯石英砂供不应求带来的价格红利,盈利弹性值得期待。我们预计2022-2024EPS1.673.624.64,根据可比公司202328PE估值,给予公司101.36元目标价。

掌握坩埚高端技术和高纯石英砂资源的石英坩埚企业将胜出。我们认为石英坩埚行业格局较为集中,仅有少数企业能分享到下游行业产能扩充的红利。而石英坩埚的重要原材料高纯石英砂供不应求变为稀缺资源。我们认为未来掌握坩埚高端技术和高纯石英砂资源的石英坩埚企业将胜出。

高纯石英砂及石英坩埚可能成为2023年光伏卡脖子环节:我们估算2023年高纯砂供给除了石英股分外,基本没有确定性的增量。而根据CPIA估算2023年光伏装机量规模可能继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估算高纯石英砂市场供需缺口可能将从2022年的1.1万吨扩大至2023年的1.7万吨,缺口进一步扩大可能将成为产业链卡脖子环节。

客户壁垒+资源锁定成优势。TCL中环是最开始设立欧晶的股东之一,由此两者形成了长达10年的稳定合作关系。同时背靠中环,欧晶科技与全球最大的石英砂供应商尤尼明及国内最大的高纯砂企业石英股份均有长期战略合作,绑定高纯砂资源。我们认为欧晶有望受益于2023年高纯石英砂供不应求带来的价格红利,盈利弹性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欧晶科技(001269):石英坩埚龙头,竞争优势凸显,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社会服务国新文化(600636):乘政策东风,智慧教育职教双轮驱动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2.25/2.40亿元,EPS分别为0.34/0.51/0.55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并使用PE估值法,考虑到公司深耕教育信息化,有望充分受益专项贴息政策,给予2023年25倍PE估值,目标价12.75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政策东风频借力,加速教育信息化需求释放。近期专项贴息贷款落地,教育领域明确重点支持高校教学科研、实验实训等重大设备购置和配套设施建设,短期有望加速教育信息化需求释放;长期看,政策东风支持引导教育信息化逐步进入3.0时代,智慧教育生态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收购奥威亚录播切入,打造全连接智慧教学服务商。公司全资收购奥威亚教育录播切入,成功转型教育信息化聚焦主业,依托“云+端+应用+服务”的核心优势,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打造全连接智慧教学服务商,同时应用领域由学校拓展至党校、机关、司法、公安、军队等,业内具备较高的竞争壁垒。

战略入股华晟经世布局职教,高校实训订单弹性可期。公司战略入股华晟经世布局职业教育,实现现有教育信息化业务和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受益政策东风高校实训需求有望集中释放,业绩弹性可期。

风险提示:订单落地不及预期、人才流失、市场竞争加剧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国新文化(600636):乘政策东风,智慧教育职教双轮驱动,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非银】增额终身寿将落幕,做“有价值”的产品是破局之道

2022年以来居民保本理财需求旺盛,增额终身寿等理财险规模大增:2022年以来权益市场大幅波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破净等导致金融竞品收益率明显下降,居民风险偏好因而下降,大幅提升对保本理财产品的需求。保险产品中的传统险为市场上仅有的具有刚兑属性的产品之一,以增额终身寿为代表的理财险得益于长期确定收益获得市场追捧。上市险企把握客户的保本理财需求,2023年开门红加大增额终身寿等理财类产品的推动力度。

利润压力及严监管态势下,预计增额终身寿的可持续性有限:我们认为,内外因共同影响下当前极为火爆的增额终身寿险的可持续性有限。从内因看,增额终身寿险同时具有费差损和利差损风险,对保险公司未来的利润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从外因看,除了长险短做和利差损风险,监管还非常关注增额终身寿的误导销售行为,预计严监管趋势将限制不合规的产品持续销售。

产品端破局的关键在于做“有价值”的产品:我们认为,健康保障依然是商业保险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优势,客户对健康保障的核心需求在于降低个人医疗费用支出,保险有能力成为有效的支付手段。2022年以来上市险企基于客户需求加大健康险产品的创新力度,提升客户的健康保障覆盖面。如中国太保行业内首创失能险,填补健康险的缺口;中国太保友邦保险扩大客群覆盖面,创新非标人群健康险+健康服务满足其保障需求。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年寿险行业仍然处在转型调整期,预计消费者对于高收益确定性的保险理财类产品的需求叠加上市险企较强的费用投入政策将推动23年开门红超预期;考虑到保险公司目前主销的增额终身寿等理财类产品面临较高的刚性成本,叠加严监管态势延续,预计23年开门红后保险公司产品的销售重心将逐步回归到满足客户健康保障以及长期养老储蓄等保险特有优势的健康险和养老储蓄险等,预计23年上市险企NBV呈现前高后低,维持行业“增持”评级。上市险企中,建议增持率先启动23年开门红满足客户确定性保险理财需求的中国人寿

风险提示:监管限制增额终身寿销售;寿险转型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增额终身寿将落幕,做“有价值”的产品是破局之道,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产业】钠离子电池系列报告(一):钠离子电池蓄势待发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原理结构类似,低成本佳性能赋予替代潜力。钠离子电池原理与结构同锂电类似,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成,两者的生产设备基本可实现兼容,有利于钠离子电池快速产业化。与锂电相比,钠离子电池资源广、成本低且波动小,在电池级碳酸锂正常价位(~10万元/吨)时,与磷酸铁锂相比,层状金属氧化物和普鲁士蓝体系材料成本优势高达30~40%。虽然目前商业化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比发展成熟的磷酸铁锂电池低10~20%,但钠离子电池理论能量密度更高,通过配方和工艺优化,短期可迎头赶上。叠加宽温区和高安全属性,有望在储能领域大展拳脚。

全球储能规模十年破10亿美元,锂电领先地位为钠电发展提振信心。至2030年,以发电侧和用户侧新增储能渗透率达到60%以上计,全球储能新增市场需求将达1361Gwh,十年CAGR突破150%。中国市场储能也将突破660 Gwh,产业规模达到33.1亿元。快速扩容的储能市场,有望带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新增储能中电化学储能占比跃升,锂离子电池占比90%的首选优势为相似性能而成本更优的钠离子电池发展打下“强心剂”。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启动,中科海钠拥有异军突起先机。全球已有近三十家企业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应用涉及储能、电动车多领域。由于钠电原理与结构与锂电类似,锂电龙头具备先发优势,宁德时代具备规模化起量迅速、上下游客户结构稳定两大优势。而钠电先行者中科海钠研发基础雄厚、量产走在世界前列,有利于其先行开拓储能市场。由于所用技术体系不同,我们认为,宁德时代与中科海钠长期将呈现错位竞争关系,而非完全替代。

钠离子电池产业链预计2023年成形,上游传统化工企业迎来转型契机。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布局承袭锂电,有利于产业化快速导入。由于产业链结构同锂电高度类似,中游锂电厂商具备先发优势,主要变动在上游原材料,部分传统化工企业将受益,控制成本与优质提纯技术为制胜关键。

风险提示:降本不及预期、规模化速度不及预期、下游应用(储能、A00级电动车、两轮电动车)装机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钠离子电池系列报告(一):钠离子电池蓄势待发,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电新钠电加速,负极换新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有望在2022年底形成初步产业链,2023年开启规模化应用。硬碳材料将凭比容量和成本综合性价比成为主流钠电负极厂商选择,前驱体选择和工艺技术积累将构筑核心门槛。钠电池负极市场从无到有,钠电初创企业和传统锂电企业各具优势。上市公司层面推荐:1)具有规模化生产经验的锂电正极材料及配套企业:贝特瑞璞泰来中科电气,受益标的:杉杉股份翔丰华2)钠电负极初创企业及配套供应商,受益标的:华阳股份

锂离子电池价格高企,经济性驱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加速。2021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市场快速兴起,以碳酸锂为代表的锂电池材料价格从5万元/吨大幅上涨至目前接近60万元/吨,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链迅速发展。目前来看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大达到锂离子电池的8成,并且其较好的性价比、倍率性能、低温性能及更加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决定了其在储能、两轮车及A0级以下乘用车细分赛道具备较好的比较优势,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有效补充和替代。

硬碳性能优异将成为主流路线,前驱体选择和工艺技术积累构筑核心门槛。由于热力学原因,石墨负极在钠电池中无法使用,目前,以硬碳、软碳为代表的无定形碳成钠离子负极主流,其中硬碳储钠容量性能较软碳更为优越,将有望成为钠电主流负极厂商选择。目前来看,硬碳制作工艺与锂电负极一脉相承,核心难点在于负极材料前驱体的选择及生产环节中硬碳造孔和界面设计等工艺细节的处理。

广阔市场或于2023年开启,钠电初创企业和传统锂电企业各具优势。当前钠离子电池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阶段,我们预计,钠离子电池2022年底有望形成初步产业链,2023年将开启规模化应用,2025年国内需求将达到58.0 GWh,对应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需求7.5万吨。从参与主题来看,技术布局领先的钠电初创企业和、规模化生产经验丰富的传统锂电企业将率先受益。

风险提示:钠离子产业化速度不及预期,钠电成本下降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钠电加速,负极换新,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交运量价再现低谷,市场化稳步推进

航空量价再现低谷,防疫措施科学优化。疫情海外影响减弱,年初以来海外航空市场率先恢复,9月全球航空客流维持2019年同期的3/4。国内仍受疫情反复与防疫措施影响,10-11月国内客流维持不足2019年同期三成水平,近日客流略有回升,国内票价低位稳定,航司短期经营仍显著承压。待国内防疫科学优化20条措施若落地见效,且国内疫情形势改善,国内出行有望逐步恢复。近期如期国际增班,国际放开有待防疫政策系统性调整。

航空:10-11月机队周转回落,票价市场化稳步推进。航司机队周转自暑运后半段开始持续回落,10-11月维持低位。(1)飞机日利用率下降。10月三大航ASK为2019年同期的30%,其中国内ASK降至2019年的42%,国际地区ASK小幅回升至2019年的7.2%。(2)维持低客座率。10月三大航国内客座率仅67%。(3)票价降至低位。国内票价自8月开始回落,国庆假期前短期上冲,之后持续回落至低位,11月以来国内票价低位稳定。疫情下,票价市场化稳步推进,长期释放干线时刻定价空间。预计航司短期经营仍承压,未来扭亏有待航空客流与机队周转明显恢复。

机场:入境隔离缩短与熔断取消,有助于国际增班落实,国际放开仍需等待。受国庆假期后多地疫情反复与防疫趋紧影响,首都、浦东及白云等三大机场10月旅客吞吐量降至2019年同期的21%,其中国内航线仅为2019年的30%,国际地区航线维持2019年的约4%。新航季国际客班计划如期增班,旨在进一步满足国际交往刚需。入境集中隔离缩至5天,且熔断取消,将有利于国际增班计划落实。而国际放开,仍有待防疫政策系统性调整。长期而言,机场免税渠道价值仍然存在,机场免税协议调整有利于理顺与免税商长期合作关系,以及恢复机场口岸免税渠道的海外消费回流能力。机场公司长期价值评估,需注意免税长期格局变化,以及大型机场扩建风险。

投资策略:疫后复苏趋势确定,关注航空逆向时机。航空业出行心理建设开启,短期经营仍将承压,中期复苏确定,长期前景乐观。疫情未改中国航空需求结构与长期增长动能,且空域瓶颈长期存在,拥有高品质航网的航司长期盈利将超预期上行。关注航空逆向时机。维持中国国航吉祥航空中国民航信息网络H、南方航空中国东航春秋航空“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管制、增发、经济下行、油价汇率、安全事故。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量价再现低谷,市场化稳步推进,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军工】航展见证国产民用机腾飞,日本将研制高超音速导弹

大国博弈加剧是长期趋势,军工长期向好。上证综指上涨0.32%,创业板指数下跌0.65%,国防军工指数下跌0.5%,跑输大盘0.82个百分点,排名第17/292) 神舟十四号乘组17日进行第三次出舱活动。3) 中国海军第41批护航编队完成任务返回舟山。4) 谷神星一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5)波兰境内导弹爆炸考虑启动北约第四条,美国官员表示击中波兰的导弹为乌克兰发射。6)韩媒:韩国空军欲参加澳军太空训练。7)我们认为,大国博弈加剧是长期趋势,美国及其盟友国防战略重心逐步向印太转向,中国周边紧张局势可能逐步加剧,和平需要保卫,加大国防投入是必选项,军工长期趋势向好。2027年要确保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十四五期间有望加速补短板。8)依据以往经验,预计十四五规划将循序渐进落地,2022年板块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或持续改善。

航展见证国产民用机腾飞,日本将研制高超音速导弹。自1996年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举办以来,民用飞机的静态展出与飞行表演就一直是航展的“重头戏”。拥有20多年历史的中国航展,见证了中国民用飞机事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史。中国航展是中国民机腾飞的亲历者、见证者。曾经在中国航展上首次亮相的中国民机,大多数早已投入商用,整日穿梭在蓝天上。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产业优化升级、人才储备完善,相信越来越多的国产民机将随风而起,带动中国航空工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据日本《读卖新闻》网站16日报道,多名日本政府官员称,日本防卫省计划研制最大射程为3000公里的高超音速导弹,打算在本世纪30年代上半叶投入部署。报道称,这种导弹可以5倍以上音速沿不规则轨道飞行,因此难以拦截。除“保卫日本领土”外,日本防卫省还考虑将这种导弹用于“反击目的”,“进行自卫时攻击敌方导弹发射场等地点”。报道指出,由于射程达到3000公里,这种新型导弹具有较强的威慑力。

投资主线:1)总装:中航沈飞航天彩虹(受益)、中航西飞(受益);2)分系统:航发动力(受益)、中航机电(受益)、中航电子(受益)、 中航电测(受益)、江航装备(受益);3)元器件:中航光电航天电器紫光国微鸿远电子振华科技火炬电子;4)材料与加工:中航高科抚顺特钢中航重机(受益)、菲利华中简科技(受益)、光威复材西部超导(受益)、图南股份航宇科技(受益)。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航展见证国产民用机腾飞,日本将研制高超音速导弹,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轻工弱现实,强预期

轻工:仍在基本面左侧,弱现实下预期有望跟随政策走强

政策思路转变,“保主体”将更有效地打破“融资-交付-销售”的负反馈。地产需求侧政策可期,销售去化速度有望提升。弱现实下强预期,经济复苏下地产销售存在两种“拐点”路径。政策信号已明确,竣工端将确定性转正,销售端存在两种“拐点”路径,第一种的概率在加大。竣工链仍在基本面左侧,弱现实下预期有望跟随政策走强。推荐标的:志邦家居顾家家居喜临门

建材:地产政策组合拳,首推B端建材

地产政策全面转向超过市场预期。供给端的所有新增制约已经全部转向,而行业的核心制约因素转移到了需求端。需求端事实上市场一致较为悲观,虽然这一年来居民消费和投资能力确实有所下降,但是远没有实际销售表现出的下滑幅度如此惨淡,需求端的很多因素还是在信心。因此需求端的核心因素本质看三点:房价和企稳+烂尾的妥善处理+防疫政策的改善。需求端只是决定产业链复苏的节奏,而复苏的大方向已经毋庸置疑。推荐标的:东方雨虹北新建材伟星新材兔宝宝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弱现实,强预期,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家电整体需求平淡,龙头份额稳固

整体层面,需求较为平淡,国产高端关注度提升。根据星图数据,家用电器双十一期间销售额为1566亿元,为大促所有品类中规模占比第一。根据魔镜数据(淘系),家电行业双十一销售额/销量/均价分别同比+0.2%/-11.2%/+12.9%,整体销售较为平淡,提价较为明显,部分品类的高端化有所推动。京东家电专卖店中高端产品成交金额占比提升50%,苏宁门店5万元以上高端家电销售环比增长139%高端品牌中,卡萨帝、COLMO、海信璀璨等高端品牌备受关注。

玩家层面,龙头表现更稳健,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根据各企业公布战报情况,白电龙头稳健,美的官方披露,东芝品牌全网销额同比+105%,客单价同比+65%、COLMO套系销额同比+110%,零售额同比+50%;厨小电小熊、新宝等表现较好,小熊全渠道销售额同比+40%,东菱GMV同比增长超100%。厨大电龙头企业表现较好,老板、华帝、火星人等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清洁电器科沃斯和追觅表现亮眼,战报公布分别实现+24%/+600%的增长。投影仪极米实现GMV8亿元,同比持平,峰米自有品牌实现+45%的增长。黑电TCL和海信取得亮眼表现。

渠道层面,渠道多元化明显,线下渠道进一步发力。1)传统电商再平衡:根据星图披露数据,京东、天猫家电销额占比59%/33%;618大促时京东、天猫家电销额占比63%/28%,天猫渠道在此轮大促中占比环比提升。2)抖音快速起量:根据抖音战报数据,消费电子家居生活行业日均支付GMV较2021年双十一同比提升133%,预测整体家电类目在抖音渠道也实现快速增长。3)线下渠道快速增长:根据京东家电专卖店数据显示,2022年双十一期间,京东家电开放平台破百万成交额,店铺数量同比增长超50%,线下门店成交额同比增长140%。双十一期间家电同城小时达业务成交额较2021年同期增长超5倍。

此轮双十一整体平淡,但龙头表现稳健,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行业呈现部分品类高端化、渠道多元化的态势。个股方面推荐海尔智家(14.8X)、飞科电器(30.3X)、格力电器(6.9X)、海信视像(11.4X)、新宝股份(12.98X)、美的集团(10.7X)、小熊电器(29.8X)、老板电器(12.4X)、海信家电(12.5X)、科沃斯(23.5X)、石头科技(17.9 X)、极米科技(25.0X)。

风险提示:各平台投放转换率表现不及预期、整体消费环境疲弱。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整体需求平淡,龙头份额稳固,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建材地产政策组合拳,推荐B端建材龙头

水泥:本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继续走高,涨幅为1%。价格上涨地区主要是江西、湖北、四川、贵州和云南,幅度10-50元/吨;价格回落区域为广东珠三角个别城市,小幅回落10元/吨。11月中旬,国内水泥市场需求量环比继续减弱,北方地区陆续进入淡季,南方地区企业出货量多降至6-9成不等,个别省份受防控影响,出货量低于5成。

玻璃:本周国内浮法玻璃均价为1653.97元,同比下降32.37元。本周浮法玻璃价格重心进一步下移,需求侧,局部地区出货有所加快,但终端订单情况依然不理想,加工厂维持按需补货。北方天气转冷需求下滑,低价货源外发,对部分市场形成一定冲击。

玻纤:玻纤行业动态:本周无碱池窑粗纱市场价格稳中有涨,多数企业走货尚可,终端需求看,仍以适当备货为主,部分深加工存赶工,但整体量仍较有限。合股纱市场走货稍显逊色,加之厂库高位下,短期市场或偏稳维持。电子纱价格短市看稳,价格月初调涨后基本落实新价,整体厂库及社库压力不大,制品电子布下游多按需采购,四季度下游或存小幅赶工预期。短线市场或呈涨后看稳趋势。

主要原材料价格:11月14日-11月18日燃料油(山东)5500元/吨,环比+74元/吨。华东重质纯碱2760元/吨,环比-40元/吨。秦皇岛港动力煤平仓价格740元/吨,环比持平。

建材行业策略:

第一,近期地产政策“第二支箭”、金融16条和《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三箭齐发,结合核心二线城市杭州放松地产调控或预示整体地产政策出现转向,地产行业的市场底部到来。从地产政策组合拳中观察到,政策着力解决民营房企现金流压力,“时间换空间”化解地产行业违约风险,我们判断后续地产支持政策可能继续推出。我们认为当前政策下最明显的改善地产链的是B端建材品种,解决市场担忧的估值压制及未来预期成长性问题,推荐行业竞争格局最佳及强条标准落地市场扩容的防水材料行业的东方雨虹、北新建材,其他推荐蒙娜丽莎、三棵树、旗滨集团信义玻璃

第二,考虑到政策到行业基本面走出依然需要时日,消费建材依然是当前一段时间行业最强β所在,推荐伟星新材、中国联塑、兔宝宝、大亚圣象苏博特;继续推荐制造业全球龙头中国巨石、福耀玻璃、信义玻璃。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地产政策组合拳,推荐B端建材龙头,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汽车】聚焦中端市场,寻找边际增量

整车:燃油车需求区间震荡,新能源车增长看混动。经过2022年的政策刺激的透支,2023年燃油车需求有压力,但也无需过度悲观,汽车产业对稳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一旦需求明显下滑新的刺激政策又可以期待;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继续快速增长,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混动车型,纯电市场结构性增长;重卡行业需求触底后有望稳步恢复,L型底概率更大;大排量摩托行业继续高增长,并开始向更大排量升级。

零部件:智能电动回归经济适用,国产替代加速。乘用车市场内卷加剧下,2023年零部件的核心是经济适用和有助于终端销售,标配型零部件以及选配型的零部件中消费者快速、直接体验的产品,集中在座舱、L2自动驾驶、内饰、齿轮和部分压铸件等,对于选配中的部分高配和销量高增长为基础的提升生产效率的零部件增速有压力;在降本和供应链安全考虑下,国产替代仍将继续加速

预期调整后的alpha行情,推荐“智能+新能源+自主”三条主线。预期调整过后,2023年汽车板块行情将从beta驱动走向alpha行情,零部件机会大于整车,市场对于零部件的认知会从单纯的beta驱动走向电动智能&国产替代双重驱动下的持续高增长,业绩分化后高增长的优质公司仍将继享受高估值,整车的机会在预期阶段性修复时的估值修复,推荐“智能化+高景气度新能源化+自主崛起”三条投资主线。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聚焦中端市场,寻找边际增量,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备  注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国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以下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硏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节选和修改。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精彩评论

我们需要你的真知灼见来填补这片空白
发表看法